|  | 新闻  
国内  
海外  
社会 祷告 学习 进深 资源 文艺 诗歌 小品 笑话 | 福音  
初信  
讲章  
资料 见证 科学信仰 疑难问答 音乐 小羊 赞美 天韵 | 舞蹈  
广播剧  
祷告吧 生活 感悟 妙语 心灵 圣经 在线圣经 圣经朗读 | 生活  
恩典  
亲子  
婚姻 讲道 吴勇 宏洁 崇荣 教堂 每日灵粮 恩典365 | 在线祷告  
欢迎投稿 在线查经 老版网站 奉献支持 基督书库 | 
 
问:童年的创伤会使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受到扭曲吗?
答:虽然常听说有人因童年的困厄而受创、永难翻身,但另有些人则反而奋发图强,登峰造极,其差异似乎是个人的性情与机智不同使然。
在一项名为“卓越成就之摇篮”(Cradles of Eminence)的经典研究中,由郭柴尔夫妇(Victor and Mildred Goertzel)调查三百位有卓越成就者的家庭背景,希望从中找出这些名人有哪些早期的经验,导致后来达到出类拔萃的成就。其调查对象均是赫赫有名之士,包括:爱因斯坦、佛洛伊德、邱吉尔及许多家喻户晓的人士。
调查结果发现,其中四分之三的人都有坎坷的童年,长期在穷困、破碎的家庭,或父母的虐待下长大;另外四分之一的人则有身体的残障;结论是:激发这些人迈向卓越成就的重要动力,乃是他们想弥补自己成长缺憾的补偿心理。
	逆境不是藉口
	显然,人面对缺憾的态度可决定此缺憾对其人生的影响,但一般人总是将不负责任的行为归咎于困厄逆境(例如:穷困造成犯罪;破碎的家庭导致青少年问题;病态的社会迫使青年吸毒成癮。)这些假设是有些道理,因为生活在险恶环境中的人,比较容易有破坏性的行为,但并不是被逼得非为非作歹不可。硬要说逆境导致不负责任的行为,等於把一切责任均从当事人的肩头卸除。这藉口是空洞的,每个人都得独力决定,要如何处理内心的疑惧与外在的困难。
谈到个人的家庭,这个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小孩在童年有惨痛的经历或身体的缺陷,父母绝不可放弃希望,而应该肯定他的长处与天生的潜能,好好发挥、克服障碍。今天看来好像很难克服的问题,明天也许是激发一颗伟大心灵的原动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