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福音 > 福音资料 > 基督教近代教会史 第七课

基督教近代教会史 第七课

作者:基督教综合网     来源:原创 时间:2011-06-29 21:17 奉献支持
微信订阅号:




欢迎弟兄姊妹将我们的微信内容分享给朋友们。

如果喜欢我们的公众号请推荐给身边的弟兄姊妹。

我们的微信号:meirijidujiao





第七课:宗教改革的结果与影响——新神学和异端
主题:改教运动对罗马天主教的冲击所产生的改革和异端的兴起
思考问题:在教会历史中有许多的改革,但真正出于神的改革都会产生敬虔的生活,社会的公益和宣教的热忱,我们可否以此来衡量教会复兴的运动?
教学目标:认识正统神学思想和异端思想的区别,以免随随己所好而误入信仰的歧途
教学内容:
十五世纪的文艺艺复兴带来两方面的影响——教会以宗教改革作为响应:
A. 人文主义的兴起:产生了十七世纪的自然神论和十八世纪的理性主义。
B. 古典研究的影响:产生权威主义的辩辩论,信徒对当时天主教会的教义和教规产生怀疑,而回到圣经要找寻绝对的权威。
1. 宗教改革家在神学上的相同点
A. 他们都把圣经的地位高举在教会的权威之上(响应对绝对权威的辩论)。
B. 他们都认同圣经内含有启示自证的权威(不需要经过教皇和神父的解释)。
C. 他们共同反对罗马天主教对传统的态度(反对以传统作权威的基础)。
D. 他们共同反对教父和大公会为绝对权威(信徒不应该向教父祈祷等)。
E. 他们共同反对罗马天主教认为圣经不能自解论(认为圣经的自我启示,每个人都可以读)。
F. 他们都认同因信称义的道理(反击经院主义以机械方式的宗教义获得行为称义)。
G. 他们共同反对罗马天主教的教会观(包括仪式,圣礼,其它)。
2. 宗教改革家在神学上的相异点
A. 他们对圣礼的看法和见解不一致。
B. 他们对基督论的解释不一致。
C. 他们论律法与福音的关系不一致。
D. 他们分为加尔文派和亚米念派。
3. 獭u僭角「D教丑u涟麰「B动﹛uX宗情u麰疵「角F獭u僭角「D教炕u菃琱「朁M丑u「麰瓷G
A. 圣爱会的创立(Oratory of Divine Love):是1517年西班牙人卡拉法(Caraffa)在罗马看到神职人员的腐败和对圣经知识的缺乏而组成,把中古教会初期与主密交的热忱挑旺起来,再灌输知识给有志同道。他们的动机是真爱教会,改造教会,并强调个人生活有中古教会神秘主义的敬虔。
B. 耶稣会的创立(Society of Jesuits):1534年西班牙贵族罗耀拉(Ignatius Loyola, 1491-1556)在与法国战争时负伤,蒙法国人医治复原,后进入巴黎大学神学院深造。在校热爱校牧工作,但因看到教会腐败,决心挽回而与同学三人在巴黎组成耶稣会。与方济会(社会工作),道明会(修道工作)齐名,耶稣会在宣道工作上,为罗马天主教写下辉煌的一页。
C. 天特会议的举行(Council of Trent, 1545-1564):于1545年召开,为对付路德宗的大会,但因各种因素而断断续续举行了二十年之久。此次大会决议:
a. 教皇仍有无上权威;
b. 接受因信称义的道理,但赎功却是保持称义的要素;
c. 传统教义与圣经有同等地位;
d. 拉丁通俗本(武加大译本)为唯一可靠的圣经本;
e. 炼狱是圣经重要道理之一;
f. 赎罪券为重要教义之一;
g. 所有改革家倡导的教义全部是异端;
h. 旧约的伪经为圣经的一部份;
i. 圣礼有七样,圣餐主张化质说;
j. 向圣徒祈祷和向基督祈祷有同等功效。
D. 异端栽判所的创立(Inquisition):1542年成立为对付所谓的异端,即宗教改革的运动。来年制定禁书索引(Index),把路德,伊拉斯母等人的着列为禁书,由异端栽判所(如教会法庭)来执行对反对者极端残忍的行刑工作。
结果:罗马天主教的教义更稳固且标准化,借着耶稣会的运动,开始向改教运动的国家收复失地,以致造成1618-1648为期30年的宗教战争,直到1648年在Westphalia签订和约才终止。
4. 宗教改革后所产生的异端——凡有宗教复兴的地方就有异端产生,主要有下面几个:
A. 苏西尼派(Fausto S0cirnus, 1539-1604):苏西尼本是意大利改革家,在Basel攻读神学,此地正是「神体一位论」(Unitarianism)的大本营营,成为反对「三位一体论」的团体,以后他迁居波兰,在1658年因受当局干涉而门徒四散。主要信仰教义如下:
a. 神只有一位,不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耶稣是人;
b. 耶稣的「神性」实非神性,而是其超奇的生活;
c. 耶稣的死乃模范性的殉道,给门徒一种鼓励;
d. 否认原罪论,三位一体论,预定论等;
e. 耶稣是人不是神,可是他是「超人」,他有以下七方面与众不同的特征:
i. 祂有不可思议的怀孕和降生;
ii. 祂完全无罪;
iii. 祂领受一种特殊圣灵之洗;
iv. 祂在传道之时曾被提升天,朝见上帝,得到上帝直接的教训;
v. 祂复活以后,得到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这才使祂远超万民,成为上帝统治宇宙的代表;
vi. 祂升天进入尊荣之后,得到这些权柄,遂被称为上帝,而受人敬拜;
vii. 祂是人类的救主,不仅祂是先知和祭司,而且祂还还是君王。
B. 放浪派(Libertines):他们自称「属灵派」(在英称为「家庭派」Familists),是诺斯底派和摩尼教以来破坏性最厉害的教派,他们主要教义有以下七点:
a. 宇宙间祗有一个灵,就是上帝的圣灵,住在万物之中,故没有邪魔和善恶天使;
b. 既然祗有一位圣灵,所以没有什么事本质上是恶的,罪恶不过是幻象而已;
c. 重生在于明白善恶分别是没有根据的,好像回到亚当没有堕落时不知罪的境界;
d. 救恩在于从罪恶的幻象中得释放;
e. 耶稣的生平中没有真理,基督的受苦和复活,至多不过是象征的意义而已;
f. 圣经上的道是死的字句,没有启示的能力,必须否认,而照放浪派的见解去解释;
g. 属灵的婚姻高过属肉体法律上的婚姻,因此妇女应当属于公有,「放浪派」因此得名。
C. 展森派(Jansenism):俗称「天主教的清教徒」,源自法国一名神学教授展森(Corelius Jansen, 1585-1638),也是Ypres的主教,因看见耶稣会员道德败坏,而蓄意改革。在神学上他意图诠释奥古斯丁的思想,但反显露自己伯拉纠主义(称人没有原罪,不需要神的救恩)的倾向。于1653年被教皇判为异端,而逐出法国。他门徒中最有名的是法国哲学家巴斯噶(Pascal,1623-1662)。
D. 宗教改革的贡献和影响——分教义方面和生活方面:
A. 教义方面:
a. 把圣经放回原有最绝对崇高权威的地位。
b. 把救恩即因信称义的道理重新奠定。
c. 把信徒作祭司的职份交还还信徒。
B. 生活方面:
 . 改革运动改造了家庭生活(包括牧师的家庭生活),脱离离宗教外表的双重标准。
a. 提高社会的生活,强调个人对社会关怀的责任。
b. 教育普及,使人民有知识参与和负责治理政府(如加尔文对曰内瓦的政府)和教会(如诺克斯对苏格兰长老宗)。
c. 促进文化发展,因民主政治思想的自由,文化的进展得着最大的动力,使教会和社会走向多元化和多宗派,避避免专权和独栽。
d. 改革宗教分为三派:信义/路德宗,改革/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圣公会宗。
e. 个人主义代替中世纪的集体主义,使教会更有活力和创意。

生活应用:
今天我们每位基督徒也需要信仰的改革,如何建立一个正确的根基,使我们每天可以过敬虔的生活,服务社会和众人,并怀着传福音的热忱呢? 我们如何可以建立这种个人的信仰基础?
第八课:敬虔主义(Pietism)和莫拉维弟兄会(Moravian)的兴起
主题:改教运动150年后的发展和新运动的兴起
思考问题:
1. 德国路德宗为避免复原教走上过去罗马天主教而过度强调正统教义,反而使路德宗教会显得空洞;如何可以使教会避免走入僵硬化,而能有活泼并充满圣灵的能力:
2. 历代敬虔主义的运动都会产生那些的优缺点:基督徒如何在理性(教义)和感情(灵命)中得到平衡。
教学目标:思考如何保存宗教改革或教会复兴的果实,使改革运动能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
1. 背景
当时宗教改革运动的发源地德国各教会过度强调教义的纯正,在神学上作无意义的辩论,以致所传讲的信息即不能感动人,也不能使人信主,更不能勉励信徒过有见证的生活。教会对信徒的要求只是:知道信仰问答,参加聚会,听教义式讲道,参加圣礼。他们可以不必参加事奉,也不提灵命长进或属灵经历。有的牧师还还未真正重生得救,教会内部充满酗酒和不道德的事。当时有心人士已看到再次改革的必要,而在一些大学里里兴起「敬虔小会」的运动。
2. 主要人物
A. 施本尔(Philip Spener, 1635-1705)是敬虔主义的创始人,年轻时接触神秘主义,后来又受清教徒著作的影响,但他一直留在路德宗内。当他在德国法兰克福(Frankfurt)担任路德教会主任牧师时,他开始倡导在家庭中举举行研经和祈祷聚会,并且讨论上个主曰牧师的讲道及应用在生活中,是现代「家庭查经班」的创始人,这些家庭聚会在历史上称「敬虔小会」(Collegia Pietatis),敬虔主义由此得名。他在1765年的著作「心的渴慕」(Pia Desideria),分为
「三部份」(1)﹛uh斥社楚u鴭v教炕uN淡;(2)研翩ut经中情u|奋兴炕u鴢h;(3)陈说u翵}教会的方法。对当时影响甚大。
B. 富兰克(August Francke, 1663-1727)是施本尔的密友,两人合力把哈勒(Halle)大学建立成敬虔主义运动的中心。富兰克富有组织能力,本着敬虔主义的精神,于1695年开办贫童教育,并设立孤儿院,在当中开设查经班,后来变成圣经学院。富兰克并在哈勒大学内,挑起学生对宣教的热忱,因此当丹麦国王想在印度殖民地上建立宣教据点时,他在哈勒大学内找到了许多宣教士。
C. 亲岑多夫(Von Zinzendorf, 1700-1760)和莫拉维弟兄会(Moravian Church)也是施本尔的密友,从小就有很强的宗教意识,一幅耶稣钉十字架的画,上面写着「我为你被钉死,你为我做何事:」给他带来长远的影响;他一生被基督的爱所激励,怀着一股强烈热忱,拯救灵魂引人归归主。他十岁时被送到富兰克在哈勒的学校,他在那里立刻显显出领袖和组织的恩赐他在男同学中组织了「芥菜种会」(The Order of the Grain of Mustard Seed),这个组织的宗旨
是:促进个人的敬虔生活及世界宣教工作。于1727年8月13曰在Herrnhut的一次圣餐聚会中,全体都感到圣灵强烈的工作,而成立了「莫拉维弟兄会」(Moravia),是因当晚的弟兄们来自波希米亚的邻城莫拉维亚。莫拉维弟兄会带动了整个复原教的宣教事业,甚至大大影响了后来约翰韦斯利的循道会运动。莫拉维弟兄会后来也建立了自己的教会,虽然这个教派今天仍很小,全美国信徒不超过七万信徒,但在遵行「大使命」方面,却带给其它宗派极大的冲击,它的影响力和教派人数不成比例。
3. 神学特色
A. 用研读圣经以求灵命的进步和得益处;
B. 轻视经院神学或有争辩性质的神学;
C. 看重情感和意志在灵命上的表达,而轻看理智;
D. 爱好自身修养的文学作品;
E. 讲究个人的信心和完善;
F. 看重真信徒(会讲自己得救经历的人)为教会的精粹;
G. 以小团契作教会的中心(ecclesia in ecclesia);
H. 看重教会生活的精神,而不在其制度。
4. 敬虔主义运动的评估:它的贡献和缺点
A. 贡献方面:
a. 敬虔主义为德国路德宗带来大奋兴,使死气沉沉的教会灵活起来;
b. 对内,圣经研究有了新的亮光,对外,新的宣教运动奋兴起来;
c. 亲岑多夫伯爵在1742年所设立的莫拉维弟兄会为复原教开创宣教风气;
d. 亲岑多夫伯爵注重个人对基督的敬虔与忠诚,大大影响韦斯利个人的复兴。
B. 缺点方面:
a. 敬虔主义并非一种有组织的运动,故在推展上并未能达到特定目标;
b. 他们在教会内设立小教会,形成与该教会对立,不但产生误会,也高抬自己;
c. 他们太强调自己的标准和方法,以致常常对外人作严酷和不公道的判断;
d. 他们使平信徒有属灵祭司的自觉觉,以致轻视牧师的职份,在教会内产生磨擦;
e. 他们近乎法利赛人的行为规范,使他们的信仰变成悲观,严酷,和死守规例;
f. 过度注重主耶稣再来的教导,故多以主观的灵意法解经;
g. 过度强调生活的经历,而忽略教义的重要,为自由派神学和现代主义铺路。
5. 莫拉维弟兄会对约翰韦斯利的影响
1735年当约翰韦斯利第一次来美洲大陆时,在船上遇到莫拉维弟兄会的宣教士,当船在波涛凶涌中翻腾,而韦斯利十分惊怕之余,莫拉维的弟兄们却面不改色,视死如归,韦斯利从他们身上得到些启示,从此与莫拉维弟兄会有亲密的来往,对韦斯利将来的循道会运动有很大的影响。

生活应用:
在所有大小改教运动中,设立大学推展改教思想和有组织能力的领袖,是改教运动不可或缺的条件。例如:加尔文和曰内瓦学院,富兰克和哈勒大学,以后的约翰韦斯利都是组织的能手,今天教会复兴的三种现象:敬虔生活,社会关怀,和宣教热忱,都需要有组织长才的属灵领袖,借着有系统的教育,把复兴的果实保留下来。





百度分享



奉献支持


本站的所有音乐,讲道,视频都是自行上传,我们需要一些资金来维持庞大的服务器空间和带宽的支持
由于多数弟兄姊妹经济都很紧张,请大家凭感动和个人能力奉献!我们相信主定会预备!我们从未也决不会主动联系各位肢体请求捐助,请弟兄姊妹们知悉。
支付宝扫码奉献 :




上一篇:基督教近代教会史 第六课       下一篇:起来,你当走的路甚远 打印文章    责任编辑:jidujiao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 Posts

网友评论Comments
footer logo
About Us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事工团契 ┊ 网站地图 ┊ 奉献捐助 ┊ 网站公告 ┊ 联系我们 ┊ 本站信仰

本站杜绝一切基督教异端信息,更杜绝一切违反国家法律、规范的文章,如有相关基督教歌曲、讲章、讲道视频等信息因收集整理中疏忽而不符合圣经依据,不符合国家法律、规范,请告知我们删除 技术QQ:1091852 基督教华人网 2001 - 2019 版权所有 服务事工QQ:497308408



友情链接: 360安全网址导航